
第五版:仙女庙

2025年09月30日
指挥部旧址的水杉树
张 强
傍晚时分的大雨过后,江苏油田指挥部旧址甘棠大院,仿佛一下子静了下来,原指挥部大楼静静的,大楼门前一对雨水冲刷的石狮静静的,落去一大半树叶的梧桐静静的,挺拔高大已经成材的水杉也是静静的。
我试着拥抱其中一棵粗壮的水杉,但是一人抱已经抱不下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时常想,当年从大庆、胜利、四川、新疆等“四海八荒”前来参加江苏石油大会战的老一辈石油人,具体是在哪一年的春天,在指挥部大院里一棵又一棵地种下水杉树苗呢?
1979年,我从水乡高邮到地处洪泽湖畔的油田技校读书时,满腔热忱地参加建校劳动,挖鱼塘,平操场,栽树苗。几十年过去,重返校园缅怀青春岁月时,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在高大的教学楼下留个影,那是我们掌握石油工艺的摇篮。在当年栽种的水杉树下留个影,那是我们成长成材的见证呢。
思绪拉回到指挥部旧址。半个世纪过去了,我2002年来大院上班时,每年春天都会站在水杉树下,看着新鲜的细芽变成小小的可爱的叶子。每年夏天,都要在郁郁葱葱的水杉树下多待一会儿,充分感受树阴带来的清凉。“萧瑟秋风今又是”的时光,大院道路上落满了曾经鲜活而今枯萎的叶子,我自愿配合保洁阿姨清扫过一次,那缤纷的落叶,往往是刚刚扫干净,又很快落下一层,令人不胜唏嘘。到了严冬,树上已没有一片叶子,落下的是枯萎了的树枝,歪歪斜斜地横在路上。春夏秋冬,季节转换,十分感怀水杉树的“一岁一枯荣”。
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雨的水杉,见证了油田发展变迁的水杉,又将要经历严冬的考验。不过,以我的见识,来年的春夏之际,它依然会长出嫩芽,依然会枝繁叶茂,我相信。
◎ 扬州市江都区融媒体中心(扬州市江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170614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