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洪流势如虹
(1946—1949)
邵伯保卫战
苏中七战七捷之第六战
邵伯保卫战示意图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6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确定的“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的作战方针,华中野战军3万余人在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奋起迎战国民党5个整编师共12万人的进攻,发起苏中战役。从7月13日至8月27日的一个半月内,先后进行了7次战斗,歼敌53000人,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伟大胜利。邵伯保卫战是苏中七战七捷的第六战,是一场由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华中第二军分区两个团在西线邵伯一带进行的英勇防御战。
6月,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陪同滕代远亲临邵伯视察,指导备战工作。8月,进攻苏中的国民党军在占领如皋、海安一线以后,准备分东西两路继续北犯,一路由海安经东台、盐城,一路由扬州经邵伯、高邮北犯,企图夺取淮阴,邵伯成为国民党军北犯的必争之地。华中野战军决心坚守邵伯地区,决定由第十纵队3个团和第二军分区2个团负责防守。
8月23日拂晓,国民党军在飞机、炮艇、大炮的掩护下,分三路向邵伯、乔墅发起进攻。战斗最先在乔墅打响。华中第二军分区五团二营击退国民党军九次进攻,因通讯线路被摧毁,被迫撤至乔墅河北固守。子夜时分,因五团伤亡严重,由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87团接替,与国民党军隔河对峙。在邵伯,战斗在运河大堤、洋桥和西寺大王庙三块主阵地同时展开。国民党军108旅两个团向运河大堤和洋桥一线进攻。华中第二军分区四团一、二营指战员英勇抵抗,击退敌人进攻。
24日,国民党军继续发动猛攻,华中野战军与之对峙在乔墅河一线。邵伯方面,国民党军集中优势兵力,4架飞机在运河堤及淮扬公路和洋桥阵地上轮番轰炸、扫射,并派出一批批炮艇连续不断地向北岸猛扑。指战员们以河流为屏障英勇反击,完全击退国民党军的猛攻,并击毁炮艇两艘。
25日,国民党军集中优势兵力,向运河大堤二营阵地连续进行5次以上冲击,企图迅速占领邵伯。二营指战员以手榴弹、白刃格斗和阵前反冲锋,将国民党军消灭在阵地前。
26日,国民党军抽调40旅一个团到运河大堤,师长黄百韬亲自督战,在飞机掩护下,沿运河堤正面再次向我邵伯阵地猛攻。89团顽强抵抗,将国民党军的多次进攻击退。傍晚时,二连两个排赶到运河大堤增援,国民党军的几次冲锋都未能得逞。此外,坚守洋桥阵地的指战员一次次击退从运河登陆和陆路进攻的国民党军。大王庙阵地连续打退国民党军18次冲锋,牢牢地守住了河北阵地和水上门户。乔墅方面国民党军发动几次攻击均被击退。黄昏后,因华中野战军在如(皋)黄(桥)战斗中取得重大胜利,国民党军侧背受到严重威胁,被迫全线撤退,黄百韬“邵伯指日可下”的狂言被彻底粉碎。
邵伯保卫战的胜利,创造了解放战争初期华中战场阵地防御战斗的范例。这次战斗毙伤国民党军2000余人,华中野战军和华中第二军分区参战部队伤亡1000余人。在邵伯保卫战中,江都各地特别是邵伯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为邵伯保卫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6年8月30日,粟裕、谭震林关于邵伯守备战简况致中共中央军委并陈毅、宋时轮、张云逸电
1946年9月5日,《晋绥日报》关于邵伯保卫战大获全胜的报道
江苏省原副省长、邵伯保卫战指挥员之一——韦永义的题词
邵伯保卫战纪念碑铭文
邵伯保卫战指挥部旧址(今邵伯镇棠湖路)
1996年8月23日,参加邵伯保卫战的老战士在战地重游时留影
2016年8月24日,纪念邵伯保卫战胜利70周年座谈会现场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