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特稿
2025年08月01日

万国林 邵仙公路显神威

江都邵伯地区曾经流传着一段顺口溜:“万国林,真精明,搜情报、打仗样样行,打击日寇有本领,邵仙公路上显神威。”说的就是与敌人斗智斗勇、靠机智果敢在邵仙公路大显神威的丁伙区民兵队长万国林。

 

摧毁军车

 

万国林,1918年出生,幼年到江都邵伯定居。他早早地参加了革命,1943年被组织任命为丁伙区民兵队长。作为队长的他,总是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经常率领队友,配合仙北办事处的武工队在邵仙公路一带活动,深入仙女庙、邵伯敌伪据点附近打击敌人。

抗日战争时期,邵仙公路是扬州通向高邮及其以北的重要交通线。日、伪军汽车来往频繁,敌人将这段公路视为运输生命线。丁伙区队民兵经常在公路两侧活动,多次袭击敌人,摧毁军车,使日、伪军路过此地时提心吊胆。

1944年10月的一天,根据情报,万国林率领9名民兵,在邵仙公路两侧伏击敌军汽车。这天清晨,他们先在公路上布设了地雷,然后埋伏于公路两侧,等候日、伪军的到来。但等了将近一天也未见到日、伪军的影子。傍晚时分,估计情报有误的民兵们开始挖起地雷准备撤离。突然从邵伯方向传来了汽车轰鸣声,有一辆军车疾驰而过。接着,第二辆军车又过来了。此时,再去布雷已经来不及了,万国林当即命令民兵迅速埋伏,利用携带的武器伏击第二辆军车。当第二辆军车通过时,一梭轻机枪子弹打中了军车的轮胎,军车顿时瘫痪在公路上,第一辆军车也停了下来,支援后面军车。日、伪军下车后以军车为掩护,分两路和民兵交上了火。民兵们英勇杀敌,接连发动了冲锋,终于把敌人打退。除逃跑的以外,生俘团副以下伪军7人,伤敌3人。缴获掷弹筒1个,手枪1支,皮箱1只,皮箱内有伪币2万多元。

战斗结束后,万国林带领大家火速烧毁军车,将俘虏及战利品当晚就送至江都独立团,受到了团部的嘉奖。

 

活捉“舌头”

 

区队除了击毁日、伪军汽车外,还经常在邵仙公路上活捉日、伪军作为“舌头”,通过审讯他们掌握情报。一天下午,万国林带领2名民兵分散在邵仙公路两侧执行任务。突然,一个骑自行车的日军从邵伯方向而来,急匆匆地往西赶路。万国林佯装赶路的农民迎上前去,突然抓住自行车车把,把日军从车上摔了下来,在和日军扭打的同时,另外2名民兵跑来助战,首先卸了日军的武器,然后把他捆了个结实。谁知,这个成了俘虏的日军耍起了无赖,躺在地上就是不肯跟着万国林走,可能想等待日、伪军汽车通过时救他。可万国林又怎会让敌人如愿,他直接背起日军的枪,推着日军自行车,让2名民兵抬着日军下了邵仙公路。走了不到 100米,日军见已无指望,只好跟着走。成了“舌头”的日军和他的洋车随即被送往江都独立团团部。

 

击毙反动头目

 

1948年9月的一天早晨,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江都独立团三营悄悄地驻进三节桥附近新庄。他们沿途埋伏,等待反动头目杜秋门一伙到来。为了观察仔细,还在三节桥前沿上设一岗哨,九连连长张士禄亲自站岗,以防疏忽。

杜秋门一伙“自卫队”分子快接近三节桥时,桥上站岗的连长张士禄大声喝道:“什么人?”狡猾的杜秋门没有回话,“乓”的一枪射在张士禄身上,张士禄中弹牺牲。

埋伏在三节桥一带的战士们,听到枪声,知道有情况,一齐出击。埋伏在三节桥口的,首先堵住了桥头,阻挡敌人南逃的去路。埋伏在西北两面的,一齐向前逼近。敌人没法,只好向东河湾逃去。

东河湾河宽水深,水流湍急。少数水性好的敌人逃过了河,大部分被江都独立团击毙,战士们还活捉“自卫队”敌军3人。打扫战场时,战士们寻找杜秋门尸体,未能找到。万国林心中正纳闷,见对岸有个军官模样的人,心想也许是杜秋门游到对岸,躲到李庄那里,于是带了几个战士,迅速游过河去抓捕。杜秋门腿部已中弹受伤,见有人来抓他,没命地向东一瘸一拐地逃跑。万国林紧追不舍。杜秋门到了李庄最东的夹沟边,正准备往水里跳时,万国林一枪打中杜秋门胸膛。罪大恶极的刽子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为了证实击毙的是杜秋门,可向上级准确无误地汇报情况,万国林便找熟悉的群众去辨认,群众一见大祸害杜秋门死了,欣喜若狂,都异口同声地说:“共产党为民除害!还是共产党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