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视点
2025年07月21日

谈锦西烈士与丁伙镇锦西村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秩春秋流转,硝烟虽散,但那段用血与火淬炼的民族记忆,那些为自由与和平献出生命的英魂,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更深深烙印在我们足下的土地中。

在江都,许多看似寻常的地名,正是那段烽火岁月的见证。江都融媒推出“地名里的抗战故事”专栏,我们将以广袤的龙川大地为卷,以那些耳熟能详的地名为引,重访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诗中的江都篇章,聆听历史深处的回响,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

 

记者 江融

 

 

步入丁伙镇锦西村的谈锦西烈士纪念广场,肃穆之气迎面而来。广场中央,烈士雕像目光如炬,穿透岁月;纪念碑巍然矗立,镌刻着永不褪色的忠诚;纪念画廊里斑驳的影像,默默传递着那个烽火年代的呐喊……

1892年5月,谈锦西出生在大陆乡(今为丁伙镇锦西村),少年时期读过几年私塾,后在宜陵樟树脚的油坊当学徒,饱尝辛酸和屈辱。成家后,沉重如山的生计、高利贷的压力,把他折磨得直不起腰,谈锦西常常对天发问:苦难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他迫切盼望光明的到来。

当抗日的烽火燃遍山河,国民党军队仓皇败退,日寇铁蹄蹂躏家乡,激起了谈锦西满腔怒火。他经常与好友张浩纲探寻救国真理,共产主义新思想如启明星一般,照亮了他的前行之路。1938年秋,新四军来到江都通扬运河以南地区。1939年10月,谈锦西送大儿子开成到吴家桥参加新四军。次年春天,谈锦西和进步青年郑铎一起到吴家桥投奔新四军,从此踏上新的革命征途。1940年11月,在郑铎介绍下,他于血与火的洗礼中庄严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1年初,组织赋予谈锦西一项特殊使命:以邵伯至八江口轮船“押水”的身份,秘密搜集日伪军情报,担任党的秘密交通员。在碉堡如林、戒备森严的险境中,他如一把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播撒火种,培养骨干,介绍了孙文宜、陆家华等人入党,组建了直属江都河南中心区委的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一张张抗日传单,犹如射向侵略者的无声炮弹,日伪军疯狂搜查却屡屡扑空,邵伯镇上的抗日怒火在秘密传递中愈燃愈烈。1942年,谈锦西调任江都丁伙区交通站站长,穿梭于敌人据点密布的险境,冒死传递文件、护送同志。

1943年春,在党训班淬炼归来的谈锦西,明知前路九死一生,仍欣然受命,回到紧邻宜陵镇日伪军据点的大陆乡任乡长。他与区委派来协助工作的共产党员陈吉人深入虎穴,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使日军在宜陵的据点受到威胁,敌人欲除之而后快。

1943年10月7日拂晓,因叛徒出卖,五六十名日伪军突袭村庄,谈锦西不幸被捕,被押往泰州。面对灌肚肺、坐老虎凳等酷刑的摧残,他铁骨铮铮;面对敌人封官许愿的“软化”,他嗤之以鼻。最终,黔驴技穷的敌人举起了屠刀……

在宜陵镇新修缮的谈锦西烈士受难处,推开厚重的木门,仿佛看见了1943年10月14日那个血色清晨。在这方寸之地,即将赴死的谈锦西见到了匆匆赶来的三女儿。身陷绝境,英雄未落一滴泪,只留下掷地有声的遗言:“不要哭!回去让开政(二儿子)也去当兵!”刑场上,六层纱布也遮不住他眼中的光芒。敌人要他下跪,他怒斥侵略者:“共产党人的骨头是硬的!只有你们这些日本强盗、汉奸卖国贼才是软骨头,只有你们才该跪倒在中国人民面前!”残暴的刺刀最终刺穿了他的身躯,英雄的热血染红了宜陵的土地。

为永久铭记英雄,江都县人民政府将谈锦西的故乡大陆乡更名为锦西乡,今为丁伙镇锦西村。英雄之名,从此深深烙印在这片他为之献出生命的热土上。

如今,承载着烈士英名的锦西村,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全村28个村民小组、近3800名村民,在村党支部66名党员的引领下,勠力同心。村域内,凯森电器、科宇教学教具、雄跃科技、川都电力等企业星罗棋布,托举起5.9亿元的经济总量。去年,该村经营性收入达277.85万元,土地流转面积2737亩,村集体农场经济效益显著,产生收益27万余元。

今日锦西,正沿着乡村振兴的道路阔步前行,以繁荣发展的新面貌告慰先烈英灵!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