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在前方 路在脚下
——本报新年献词
岁月缱绻,年华芬芳。时间的齿轮转动到了2025年的新年。
时光壮阔落笔,岁月浩荡成歌。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时空经纬中记录下江都的大事小情。我们见证了江都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团结拼搏、接续奋斗,以大地作纸、汗水当墨、奋斗为笔,一笔一画把“强富美高”新江都“大写意”,绘成可感可及的“工笔画”“实景图”。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说“2024年,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道经历风雨彩虹,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令人感慨、难以忘怀。”
过去的一年,预计江都GDP增长6%,工业开票销售增长6.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三个增长,集中反映了江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车间里,我们听见机器轰鸣。一家家企业在不舍昼夜中书写着“江都制造”的传奇。过去这一年,江都加快“510”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建设,出台制造业转型升级意见,分产业落实挂联机制,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3个产业集群和智能电网、电子元器件等5条产业链工业开票销售增幅超10%。
工地上,我们看到塔吊林立。一项项重大项目的进度条被拉满,每个项目的开工、投产,都为中国式现代化江都新实践注入了新动能。过去这一年,是江都“招商引资突破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现外资到账1.8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外资到账1.4亿美元、总量全市第一。
过去这一年,江都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矩阵,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00家、全市第一,获批科技型中小企业588家、全市第一,5家企业上榜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增省专精特新企业39家……从因地制宜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中,我们看到了江都发展的信心和底气,读懂了江都的优势和未来。
农田里,我们见到稻菽千重。过去这一年,江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获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9.4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省级绩效评价。
过去这一年,“江都温度”滋润人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江都增福祉、促惠民,幸福指数持续攀升。聚力城市品质提升,62个市级城建项目序时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新增城镇初次就业和再就业超万人。
过去这一年,“江都靓度”更加怡人。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清水绿岸举目可及。江都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创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9个、市级以上特色田园乡村4个。国省考断面优III比例100%,地表水环境质量列全省前十,芒稻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江都因水而美,大美江都,你说“city不city”!
回望2024,一年辛苦不寻常,最是奋斗动人心。时光的河流中,每一朵浪花都奔腾不息;奋进的征程上,每一位奋斗者都在书写传奇。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就,见证了江都人的辛勤付出;一个个镜头、一帧帧画面,揭示着中国式现代化江都新实践恢弘华章背后的密码。
2024,江都人搏风打浪,勇往直前,让我们为每一位奋进中的自己点赞!
“时间是带走我的河流”。推开2025年的大门,你会看到什么?所有的答案都指向你我的期盼,所有的期盼又调整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长跑进入了“最后一程”。刚刚召开的区委全会擘画了2025年江都发展的新蓝图,提出了“1234”总体工作思路和七个方面重点工作,并号召全区上下以最笃定的冲刺贯穿全年、决胜收官,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都新实践的壮阔征程中跑出“加速度”、迈上“新高度”。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笃定冲刺、决胜收官,坚定信心是首要前提,勇挑大梁是重大责任,干字当头是精神状态。征途漫漫从头越,惟有奋斗作舟楫;使命如山当担之,唯有实干启新程。正如区委书记朱莉莉在区委全会报告中所说——
梦在前方,坚持必能到达;路在脚下,笃行方能致远。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