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猕猴桃,樊川人的“甜蜜事业”
通讯员 崔言香 褚佳 彭飞 记者 郜粉定 王诚 实习记者 吴欣雨
樊川镇永安片区有30多年猕猴桃种植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果乡。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猕猴桃,少的在房前屋后栽几棵,多的种上半亩八分地。
9月初,猕猴桃开始大量上市。在一个个果园里,满是忙碌的身影。猕猴桃,是樊川人的“甜蜜事业”。
刘宋:致力打造“猕猴桃博物馆”
“樊川最早种猕猴桃的区域,就在我们村。”走进位于永安村的扬州市永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果园,一颗颗饱满的猕猴桃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喜人的金光,负责人刘宋一边摘果子,一边讲起他与猕猴桃的缘分。
刘宋,是土生土长的永安人。“左邻右舍都在房前屋后种上几棵果树,从小就知道,到了秋天就有猕猴桃吃了。”从小被猕猴桃树围绕,刘宋对猕猴桃充满了感情。2018年,32岁的他承包了6亩多田,开始种植徐香、红阳等品种的猕猴桃,并与村里四户猕猴桃种植散户合伙,成立专业合作社,生产销售猕猴桃。去年,刘宋种植的猕猴桃不仅成为樊川镇“村BA”篮球赛的奖品,还成为樊川的特色农产品,参加全区首届“一镇一品”特色农产品夜销会。
“徐香、翠香、海沃德、黄金红……”刘宋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的猕猴桃园25亩左右,种植了近30个品种的猕猴桃,他希望自己的果园是一个“猕猴桃博物馆”,“猕猴桃是咱樊川的名片,我希望各品种的猕猴桃都能在咱这里找到!”
当然,成立合作社,效益是前提。在刘宋的猕猴桃园里,种植最多的还是徐香和红阳,累计有20亩。“市场上约90%的猕猴桃是徐香,中秋节前才能采摘、上市。”刘宋介绍,红阳就是红心猕猴桃,已经开始上市,“8月28日,我开始采摘红阳,目前已经卖出去100多盒,近4000斤!今年,园子亩均效益应该能过万元,相关可观!”
李师师:中秋礼盒备受顾客青睐
“我们园子栽种徐香和翠香两个品种的猕猴桃,都是中秋节前摘果销售。”走进关河村农产品农地股份合作社的猕猴桃园,一颗颗猕猴桃挂在藤蔓上,露出诱人的光泽,合作社社长李师师一边巡视果子长势,一边告诉记者,“这两个品种,都是我精心挑选的。徐香甜度高、翠香水分足,都很受市场欢迎。”
2016年,李师师从外地回到樊川,决定成立合作社,种植猕猴桃,通过产业致富。为种好猕猴桃,他曾去泰州、无锡等地的大果园,跟班学习种植技术。经过刻苦学习,他逐渐从一名门外汉,成长为“猕猴桃通”。目前,合作社有5亩地种植猕猴桃,每年供不应求。
李师师的果园在关河村党群服务中心旁边,是关河村特色农业的“展示窗口”。因为质量上乘、价格实惠,又是中秋节前上市,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合作社生产的猕猴桃成为附近不少企业给员工的中秋福利。“今年,预计产量在1万斤左右,现在已经预定出1000多盒,有5000多斤!”
李师师告诉记者,中秋礼盒对自己来说是“甜蜜的烦恼”:因为要保证将最新鲜、最好吃的猕猴桃,及时送到客户手里,每年摘果后,他都要熬夜包装,装盒到凌晨4点多是常态,一大早再送货上门。“虽然累,但看到大家都信任咱们合作社,喜欢咱家猕猴桃,我非常开心,感觉一切都值!”李师师笑着说。
吴爱民:生态种养好“钱”景
微风拂过,猕猴桃的清香沁人心脾,成群结队的鸡、鹅在果树下悠闲地散步。“今年高温,猕猴桃果子偏小,产量还可以,5000斤一亩少不了!”永联村猕猴桃种植大户吴爱民说。
吴爱民告诉记者,她种植猕猴桃30多亩,是全镇最大的种植户。多年前她成立了春风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种植猕猴桃。为提高果园种植效益,她又引种了市场上很受欢迎的丰水梨,两种水果错开上市。她还在果园旁开了一家水果批发店,主打品种就是自己种植的猕猴桃和梨。
虽说有10多年的种植经验,但50多岁的吴爱民还是像年轻人一样,努力学新技术、新模式,走生态种养之路。“我自己摸索,在果树下散养鸡、鹅,不用喂饲料,因为园子里有吃不完的草和掉落的小果子。”吴爱民笑着说,好多人慕名前来购买猕猴桃,又顺带了草鸡、鸡蛋,这些都是水果店的“招牌”。
吴爱民还学习饲养肥猪,猪粪经过加工,成了最好的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又可以用来改造果园土壤,增强土地肥力,让猕猴桃口感、品质越来越好。“用猪粪当肥料,省了肥料钱,猕猴桃还能卖个好价钱,划算!”吴爱民脸上的笑意藏不住。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