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9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校园风铃
2024年09月05日

接续薪火,传承骨血里的精神

大桥高级中学高一(4)班  倪雨涵

 

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孕育了不灭的中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忠臣的责任精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诗人的奉献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英雄的奋斗精神……我们青年应接续精神的薪火,传承骨血里不息的意志。

日月交替,责任的留音在学堂里传递,点亮一代代青年心间的明火。有了责任,便有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绝唱,有了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悲壮,也有了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

五四运动,用青年的作为打开责任之道的门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薪火在这里燃起。“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五四”时期的青年用责任与担当扛起家国动荡,今天的青年又岂能畏畏缩缩,充当时代的配角?

南仁东二十二年的“天眼”不正是他在青年时担当责任、接过先贤薪火的证明?他不畏困苦,十年间实地考察了一百多个天坑,用半生心血铸就世界上最远的“目光”,用心间的责任点亮一片未知的星空,传递骨血里翻涌的责任之火……

时光匆匆,塞罕坝的土地上重新扬起奉献的吟唱,抚平一块块沙土的悲伤。“我要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作为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用言行将奉献的薪火再次举起,投入原子弹的研发之中,这正是他在青年时立下奉献之志。接过前人薪火,不断打造国之重器,他不在乎与亲人离别的孤苦,不溺于癌病折磨的疼痛,十年间隐姓埋名,在艰苦的条件下一次又一次测算,哪怕母亲离世也没有时间回家,用一生奉献勾画国土上新的图画,为宁静的归处点燃奉献的云空,传递骨血里沸腾的奉献之火……

光阴似箭,坚毅奋斗的痕迹在史书里传递。钱学森在导弹研究上呕心沥血,他在青年时执坚毅之志,不断尝试卫国利器,不在意别国的丰厚待遇,在简略的实验室里遍遍尝试,用青春搭出中国安定的“地基”,用史书里晴朗的光耀洒满整部华夏,传递骨血里高涨的坚毅之火……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九章”计算机问世,“鹊桥”飞行器飞天,“蛟龙”潜水艇入海……红旗飘扬下,是千千万万精神的凝聚、传统的接续、科技的兴起。我们身上流淌着红色的血液,必将骨血里不尽的精神代代相传。缅怀过去的伟大,期待辉煌的未来!

(指导老师:郭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