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主责主业 深化学用结合
奋力推动江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区委书记朱莉莉检查江都民政工作
区委副书记、区长朱定金主持召开散坟乱葬专项治理会议
全市县级未保中心暨镇级未保站全覆盖现场推进会
“党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项目启动
“都能安”深夜巡查流浪乞讨人员
“都未你”举办第二届儿童主任业务技能大赛
“都享福”流动照相馆活动
“都未你”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保护工作
智能守护困难老人
“都享福”升级改造社区助餐点
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
首届养老机构营养餐大赛
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示范点建设
建成两家市级颐养示范社区
江都福彩综合体验中心建成开放
2023年,江都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部署要求,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学用结合,一手抓高质量发展、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一手抓巡视巡察、专项审计反馈整改落实,奋力推动民政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攻坚克难,狠抓落实,2023年民政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深耕“都享福”。区社会福利中心新建2幢护理楼,新增护理型床位301张;开展适老安全、智能照护双改造,改造提升903户困难老人家庭床位;新建2家颐养示范社区,获区人大常委会票决民生实事项目满意度第一。创新“党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打造22个农村互助颐养睦邻中心,丁伙镇延庆村互助睦邻点获评首批省老龄文明实践基地,获新华日报、央广网等平台宣传。举办全区首届营养餐大赛,探索“堂食+送餐”、“配餐+定制”供餐模式,中心城区建成助餐点5个,日均服务老人超1000人次。增设26项服务、5种套餐组合清单,居家上门服务覆盖5.1万余名高龄、困难老人,服务满意率达95%以上,“都享福养老服务系统”获全市“大运河杯”数字政府赛道三等奖。组织养老机构烹饪、护理以及消防操作技能培训,累计培训700人次,23人取得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证书,锻造专业养老服务队伍。
二是聚力“都惠帮”。扎实开展低保扩围增效行动,低保对象同比增加147人,2023年发放民政兜底保障金1.8亿元,受惠困难群众28.6万人次,精准救助率均达100%;免费安装“云看护”预警系统3142户,燃气安全报警、应急装置1870户,提升困难群众的安全感。完善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实施办法,推动特困人员照护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衔接,“都惠帮”社会救助品牌入选2023年度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试点单位。强化社会救助政策宣传,通过群发短信推广扬州社会救助系统平台,覆盖常驻人口25万人。在全省率先制定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仙女镇精神障碍康复服务中心获评省级示范点。加大推广民政救助工作容错纠错机制,启动全市首例容错免责案例,鼓励基层民政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三是聚情“都未你”。新建1200平方米区级未保中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宣传、心理健康及户外研学等主题活动25场次,覆盖未成年人4千余人次;开发江都区困境儿童走访服务小程序,走访困境儿童近3万人次,发放儿童福利政策宣传单1100余张,帮助17名困难儿童实现“微心愿”,为13名困境儿童提供心理辅导、素质拓展等个案服务。成功承办全市县级未保中心暨镇级未保站全覆盖现场推进会,率先制定未保中心、未保站建设服务标准,各镇未保站按照省级示范标准完成提档升级工作。开通“江都未保”微信公众号,编制15分钟宣传片,相关工作获《中国社会报》、“学习强国”、江苏民政等媒体平台推介。
四是蓄力“都善治”。深化高蓬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试点建设,设立线上线下议事平台6个,根据议事难易程度创新提炼“369”议事法,解决了暴雨排涝疏通、邻里之间建房越界、“一户多残”危房改造等矛盾纠纷24起。仙女镇、大桥镇成功入选全省“五社联动”机制创新试点乡镇。加大组织动员和考前培训,304人取得初、中级社工师资格证书,宜陵镇社工站获评2023年省级社工站示范点。首创行业协会商会提案制,突出“提案提交-梳理分类-办理落实-跟踪反馈”全程闭环,收集营商环境提案建议40条,切实帮助会员企业解决了职工体检、工转农用电以及郭村镇工业园区道路修复等难题,提案制得到省民政厅副厅长批示认可,获《中国社会报》、江苏民政宣传。江都区福彩中心顺利通过第三批全省民政标准化建设项目验收,2023年福彩销量达1.05亿元,筹集公益金3776.45万元,在全市位列第一。
五是推动“都能安”。以纪、巡、审联动巡察为契机,制定《江都区民政局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队伍轮岗交流实施办法》,成立殡葬领域招投标小组,完成区殡仪馆50项服务项目价格备案,修订内控制度34条,督促11个镇完成存量公墓政府指导价,平均降幅约38.6%,最高降幅达72.86%。出台《扬州市江都区散坟乱葬专项治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有序推进散坟治理;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区级殡仪服务中心稳步推进项目立项工作,宜陵镇建成500平方米节地生态墓区。江都区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邵伯中大街入选2023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实施“街面+视频”双巡查,授权监控视频138个,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15人次,9名长期滞留人员纳入城市特困供养。妥善解决原遣送站房屋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房屋安全鉴定,牵头成立区级工作专班,上争搬迁安置资金380余万元,14户住户全部搬离宿舍,6月底危房全部拆除,圆满完成解危工作。
乘势而为,迎难而上,推动2024年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压轴之年。江都民政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民政领域重点、难点、亮点,用心谋划、用情服务,奋力开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高标准筑牢保障底线。在全市率先探索社会救助“一件事”改革,强化部门协同,加大数据共享,以“一表申请、一证通享、一窗通办、一网联送”,推动社会救助与医疗、教育、住房保障、水电煤定额减免等优惠政策无缝衔接、有机融合,由“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更有温度。深化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服务质效,持续健全建设制度,通过链接社会资源,不断丰富心理慰藉、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康复保健等服务,推动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和融入社会。
二是高质量打造示范典型。聚焦“指尖上的都享福”,完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创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联动机制,打造6个颐养示范社区,新建20个示范性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聚焦“舌尖上的都享福”,升级5家社区助餐点,探索适老套餐、定制点餐、堂食就餐、配送入户等个性化服务,促进老年助餐服务规范化、品质化建设。优化儿童成长环境,推动未保站按照省级标准改造提升,打造1个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以“党建+未保+五彩课堂”,链接部门、社会组织优质资源,把“六大保护”贯穿于未成年人关爱保障全过程。
三是高水平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区级殡仪服务中心建设进度,全面做好要素保障,确保今年开工建设;新(改、扩)建1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指导各镇结合散埋乱葬专项治理三年行动,提档升级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加强婚姻登记机关建设,引领婚事新办、婚事简办,持续推动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向纵深发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做好高蓬村全国议事协商创新试点验收工作,深化“五社联动”试点改革,打造一批社区治理服务品牌和鲜活案例,持续提升城乡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