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1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视点
2023年11月22日

用心传承“大桥味道”

——记区政协委员、港都国际酒店副总经理刘杰

通讯员 张青青 记者 王诚

 

在大桥镇,乃至江都,论烧河豚,港都国际酒店首屈一指。区政协委员、港都国际酒店副总经理刘杰有一个愿望:传承好家乡美食文化,让“大桥味道”吸引更多客人。

刘杰的祖父是烹饪河豚的高手,父亲刘陈彪是国家烹饪大师,烧河豚是他的拿手菜。靠过硬的厨艺,刘陈彪创立在当地颇具盛名的港都国际酒店。

2012年,在上海工作的刘杰辞职,回到家乡接手酒店经营管理。刘杰告诉记者,他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每年三四月份,都有大批外地食客来到自家饭店吃河豚,在私家车还不普及的年代,饭店门口的车能停三四十辆。“因为有好味道、好品质,大家才愿意来、喜欢吃。”参与酒店管理后,刘杰立下目标:守好祖传的特色味道。

做好食客记忆里的老味道,首先要食材好。为此,刘杰多次去南通,与供应河豚的养殖户沟通交流,查看生产环境。“河豚要健康、新鲜、安全,我们严格把控进门关!”刘杰说,港都选取的是8两重的河豚,太轻肉少,太重肉老,8两最好。

选好食材后,烹饪是关键。“新厨师加入港都,手艺再好,也不能直接烧河豚。”刘杰对做菜师傅严格把关,只有通过“考试”,做出与港都传统口味、火候一模一样的河豚,才被允许烧河豚,“老食客都说,港都烧河豚的味道几十年没变。今后,也不会变!”

几十年来,港都的招牌就是烹饪江鲜。几年前,随着长江禁捕令颁布,港都迎来了一次“变革”。“港都是全国优秀餐饮企业、省优秀餐饮企业、省餐饮名店、省餐饮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对于国家政策方针,我们一定带头遵守!”刘杰说,以前港都是烹饪江鲜,现在是保护江鲜。

“长江禁捕后,我们将原菜单全部撤下,谋求转型,进一步推广本地美食。”刘杰果断调整经营思路,由主打江鲜转变为主打淮扬特色菜,根据季节变化,推出各种时令菜,让淮扬特色菜在酒店“唱主角”。嘶马拉豆腐、波斯甩粉等大桥本地特色美食,也被刘杰吸纳进菜单。在港都,吃上一桌原汁原味的“淮扬菜”“大桥菜”,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当然,刘杰也没有“自废武功”,虽然不再烹饪江鲜,但把烹饪的手法、技艺运用到了养殖的水产品上。经过筛选,刘杰找到10多家定点供应水产的养殖户。鳗鱼、鲥鱼、螃蟹等水产品,经过烹饪,跃然“桌”上,勾动味蕾。

“港都是个老饭店,在新时代它要与时俱进。”在刘杰看来,菜品是港都的“硬实力”,宣传推广是港都的“软文化”,硬实力够硬的同时,软文化也要有所提升。

近年来,刘杰在港都接待大厅布置河豚文化展厅,协助父亲刘陈彪创立扬州首个河豚餐饮大师工作室,设计定制港都外卖包装礼盒……“口味是品牌,企业文化也是品牌。”

大桥是水乡古镇,特色美食独具风味。刘杰认为,作为区政协委员、港都国际酒店副总经理,自己有责任、有义务进一步推广大桥。“扬州是世界美食之都,我要开一个以河豚、水产为主打,融合大桥其它特色美食的酒店,让大桥美食被更多人了解、喜欢!”刘杰告诉记者,相关筹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开展,新酒店将是一个吸引年轻人打卡、吸引饕客用餐的好去处,更是一个推介大桥、让食客感受白沙文化的好去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