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4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视点
2023年04月03日

江上青烈士 一片丹心日月明

记者 霄剑 许峰 刘寅超 秦湦

 

江上青烈士

 

1939年8月29日,濉河河畔响起一阵凄厉杂乱的枪声,一位年仅28岁的抗日志士喋血黄沙,陨落河中。他,就是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奠基人之一江上青。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江上青牺牲后,泗洪人民将烈士遗体安葬在崔集(今泗洪孙园),并分别在烈士生前战斗过的青阳、崔集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1982年,泗洪县委县政府将江上青烈士遗体迁葬至县革命烈士陵园,张爱萍将军题写“江上青同志之墓”。2009年,江上青烈士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清明节前夕,泗洪烈士陵园内,一树树红梅绽放枝头,千万根劲竹苍翠欲滴。怀着敬仰之情,江都融媒摄制组将花篮敬献在江上青烈士墓前,代表家乡人民向江上青烈士三鞠躬。

 

丹心碧血:以长衫征袍播撒抗日救亡的火种

 

一袭长袍、戴着眼镜、满脸书卷气,却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在泗洪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保存着江上青同志的许多珍贵照片和历史资料。

江上青,原名江世侯,1911年4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1927年考入南通中学,受刘瑞龙、顾民元等人的革命思想影响,当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夏,转入扬州中学。同年冬,因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1929年7月出狱后,改名江上青,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上海“艺大”地下党支部书记,继续从事地下学运工作。

1929年12月,江上青在上海参加党组织的秘密会议时再次被捕,一年后,带着一身疾病出狱。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寇侵略和国民党当局不抵抗政策所造成的深重灾难,江上青义愤填膺,饱含激情地写下了长诗《前进曲——东三省事件》。此后,江上青与一批热血青年先后创办《新世纪周刊》《写作与阅读》《抗敌周刊》等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播撒抗日救国的革命火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他发表长篇散文诗《卢沟晓月》,表达了抗日救国的激情。发起组织成立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从江都出发,溯江而上,广泛开展抗日宣传,组织动员民众参加抗日斗争。

1938年8月,江上青遵照党组织的指示到安徽,参加安徽省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的工作,在大别山区开展抗日宣传。

1938年秋,皖东北地区被日军占领后,中共安徽省工委宣传部长张劲夫代表党组织,决定成立皖东北特别支部,任命江上青任特支书记,联合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区公署专员、第五游击纵队司令盛子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到达皖东北后,江上青先后担任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区专员公署秘书兼保安副司令、第五游击纵队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在此期间,江上青推动创办皖东北军政干校,在学员中培养了一大批抗日干部。推动创办《皖东北日报》和抗日文化服务社,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展建立和壮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为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创造了重要条件。

 

江淮挽歌:秋风里,陨落了一颗大星

 

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1939年3月,中共皖东北特委成立,杨纯任特委书记,江上青为特委委员。特委成立后,江上青积极向盛子瑾开展统战工作,谋划并直接参与“罗岗会谈”。在泗洪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栩栩如生的铜像还原了“罗岗会谈”场景——

1939年7月10日,彭雪枫委派张爱萍以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部代表和八路军高级参谋的身份、刘玉柱以新四军六支队政治部秘书的身份,抵达泗县双沟北罗岗,在江上青带领下会见盛子瑾。双方达成联合抗日、共同建立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等多项协议。根据协议,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很快在泗县张塘(今属泗洪县)正式成立。

“拼将瘦骨埋锋镝,常使英雄祭血衣。”同年8月29日,江上青遭地方反动武装伏击,在安徽泗县小湾村壮烈牺牲,年仅28岁。

“秋风里,陨落了一颗大星!陨落了一颗大星!你去了,带着音响,划过夜空……”江上青牺牲后,淮北各界人士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抗敌演剧六队谱唱了一曲动人挽歌。烈士的遗孀王者兰在《悼江上青》诗中对深爱的人给予了至爱评价:“十年壮志山河劫,一片丹心日月明。”

伫立在高耸巍峨的泗洪革命烈士纪念塔前,记者的耳畔回响起江上青慷慨激昂的诗句:“悠长的午夜终要走向黎明。地球底边缘涌起了太阳,它奔来欢迎我们底渴望。有一天全世界受难的朋友,沐浴那温暖的阳光!”

 

泗洪革命烈士纪念塔

 

江上青烈士雕像

 

“江上青同志之墓”为张爱萍将军题写

 

向烈士献上家乡人民的敬意

 

泗洪烈士陵园

 

扫码看视频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