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10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视点
2022年10月24日

每一位老师都是器乐老师,每一名学生至少会一种乐器——

嘶马小学有朵“小红花”

记者 王诚 朱嘉雯 金典

 

竹笛吹奏《大鱼》,葫芦丝合奏《月光下的凤尾竹》……10月19日下午5点,是延时课的时间,记者走进大桥镇嘶马小学,悠扬的乐曲传出教室,回荡在校园上空。操场上,鼓号队正在排练,另一边,腰鼓队30多名学生在打腰鼓,纯真的笑容在欢乐的鼓点中飞扬。

近年来,嘶马小学秉持“和谐教育,艺术修身”的办学理念,积极打造“小红花”艺术教育特色品牌,校园里每一位老师和每一名学生,都至少会一种乐器,一朵朵“小红花”在乐海里快乐成长、尽情绽放。

 

 

学校

力求每个学生会一种乐器

 

嘶马小学“小红花”艺术团,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曾为扬州艺校、相关剧团输送过不少艺术人才。“学习民乐,是学校的传统。”大桥镇教育助理、嘶马小学校长朱斌说,传统要继承,更要发扬光大,“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艺兼优的‘红花少年’!”

受经济条件、区域条件的制约,农村地区的孩子往往很难系统地学习乐器,有天赋、有兴趣的孩子只能向城里的同龄人投去羡慕的目光。“我们利用音乐课、延时课和课余时间,教授学生乐器,充分挖潜孩子们的艺术天赋。全校有近600名学生,力求每人都学会一种乐器。”朱斌介绍,目前,学校教授的乐器,有二胡、古筝、竹笛、口琴、葫芦丝、腰鼓、琵琶、阮等十多种。学校教授乐器,不收一分钱,除了口琴和竖笛,其他乐器都由学校提供,“给孩子们增才艺,不给家庭添负担!”

“我们在教授乐器时讲究循序渐进,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习的乐器不同。”朱斌告诉记者,一年级学习较为简单的口琴,二年级学习竖笛,三年级学习葫芦丝,虽然都是吹奏类乐器,但难度逐步增加,“三年级之后,我们就能看到孩子的天赋如何,再让他们自由选择想要学习的乐器,比如古筝、竹笛等,有些孩子甚至会三四种乐器。”不少比较内向的学生学习乐器后,性格变得阳光活泼,也变得自信了。

在乐器教学中,嘶马小学还将有特长的学生组成校级器乐队。目前,校级民乐团有60人,葫芦丝社团、竖笛社团等都能组织百人合奏。“每次大桥镇有文艺演出,或教育系统内部有汇演,都能看到嘶马小学‘小红花’们的精彩表演!”朱斌自豪不已。

 

 

教师

人人都是器乐老师

 

“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能掌握一种乐器,人人都是器乐老师!”嘶马小学“小红花”艺术团负责人、校党支部副书记顾恒永说,他是数学老师,在民乐教学中,负责教二胡,“我进学校后,向一名老教师学习了二胡。在我们学校,新老教师之间,不光结对传授教学经验,还教授乐器。”

顾恒永说,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学习音乐,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放松和调节。“新老师入校后,会选学一种乐器,一是因为学校有浓厚的艺术氛围,二是他们也想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提升音乐素养,自己学会了,才能指导学生。”顾恒永介绍,学校也邀请专业人士,前来教授乐器,让学生和老师们一起学习。

管方圆是嘶马小学一位年轻的音乐老师,她去年来到嘶马小学后,跟顾恒永学习二胡。“我在大学学了钢琴,进嘶马小学后,又多了一项拿得出手的才艺。”郭莹是嘶马小学音乐老师中的骨干教师,2017年进入嘶马小学后,在专业古筝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古筝,她和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练曲子,还经常一起合奏、表演。

“进校后,我发现学校里‘藏龙卧虎’,有很多‘高手’。比如总务处主任马开平老师,他是体育老师,但口琴、竹笛的吹奏水平很高!”今年新进校的数学老师史鉴说,他对乐器很感兴趣,进校后就去领了一支竹笛,自己先摸索学习,“学校里有很多‘大师’,我也常常向他们请教,争取这学期学会用竹笛吹出完整的曲子!”

 

学生

艺术的种子在生根发芽

 

“哆哆嗦嗦啦啦嗦……”在一(1)班教室里,杨晨茜同学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口琴练习成果。只见她一脸严肃,双手抓住口琴的两端,鼓起小嘴,吹得有模有样,《小星星》的旋律传遍了整个教室。班主任高美霞介绍:“班里的孩子9月份开学后,才接触口琴,目前全班有三分之一的人已经能吹出‘哆来咪发嗦啦西’。”

“我们学校有很多有天赋又很努力的孩子,有些孩子的乐器演奏已经达到了四级水平,我们很欣慰,也为他们感到自豪。”郭莹说,演奏乐器也是学习间隙的一种调节,让孩子们觉得学习没有那么枯燥,学习的劲头也更足,“既多了一门才艺,又能促进学习,家长们都很支持呢!”

六(3)班的江梦洁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二胡,这学期开始在校级民乐队打击组敲打木鱼。“木鱼属于打击乐,乐队对打击乐演奏的要求很高。弦乐有一个音拉错了,大家可能听不出来,但打击乐一旦错了就十分明显。因此,学习打击乐的学生都是‘水平最高的’。”顾恒永介绍。

五(1)班的沈千金是校级民乐队的一员,学校内唯一的扬琴就是她在演奏。进入嘶马小学后,她陆续学习了口琴、琵琶、古筝、扬琴等,是学校有名的“多面手”。“刚开始学乐器觉得难,现在学通了,觉得很轻松。”沈千金有天赋,也很努力,每天7:30准时在练习室晨练。沈千金说,每当完成一场演出,或是学会一首新乐曲,她都有满满的成就感,学习的动力也更足了。艺术的种子已在她的心底生根发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