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6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龙川潮
2022年06月14日

阅读伴我行

丁 蓓

 

世界读书日,有幸参加了悦耳悦心读书会的庄晓明诗歌专场,得到庄老师赠予的《天问的回声》一书,并附有寄语箴言:“诗意栖居。”虽然只有寥寥几语,但足以拨动人心,诱导着我细细品,直到品出其中的深意。

生活时不时来个一地鸡毛,不是每个人每件事都是那么赏心悦目,那么美好。生活中常常没有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许多人一直在追求真正的诗意,幻想着心中的诗和远方。其实,诗意栖居重要的是心境和心态。

也许最好的心境就是读书。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最近在读《看水东流》,全书共51篇散文,作者是“老公安”吴开岭老师,他是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全国公安作协、江苏省作协会员,在国内大型文学征文中多次获奖。

吴老师的书中,有师生情、同学情、战友情,文友情,每篇文章都入理、入情,入景、入心。《乡情是一支清远的笛》,作者心中牵挂家乡的汪豆腐、虾米、荤油渣、猪血块……乡情是一首古老的童谣,美丽动人;乡情是一坛陈年的老酒,清香醇厚;乡情更是一支清远的笛,悠扬而深远……让人陶醉在优美的抒情诗句里。

吴老师的《燕子归来》,和我写过的文章题目不谋而合。他的笔触却有别样的情怀,写出了小燕子的立足农家,自食其力,出则成双,共育儿女,建设幸福家园,更写出了小燕子的调皮,“不知好歹的小燕子却将粪便抛进了我的碗中”“那一刻怒火涌上我的心头,我抓起一根长竹竿向梁上盘旋的小燕子们挥去”“是母亲抓住了我的手,将手中的竹竿轻轻放下,用汤勺将鸟粪从汤碗里舀去,大口的喝了起来”。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不能紧盯别人的短处;既要怀感恩之心,又要学会原谅别人……母亲一番深刻的教育,话虽不多,却为作者日后行为处事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还有一篇《屋后的那条路》,采取借物抒情的手法,将路作为一条感情线,把自己和故乡的感情,以及奶奶和父亲之间的情感故事有机串联起来,使情和路互为依托,达到了共鸣的效果。印象最深的是描写奶奶拟人形象写法,“笑声从掉了牙的嘴里漏了出来”,这样的祖孙情,这样的思念和记忆,我们都曾拥有过,在内心深藏着不能触摸的亲情和哀伤。对于喜爱看、喜爱写亲情散文的我来说,真的被深深打动了。

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吴老师更是倾心传授写作技巧和投稿方法。去年我写了一篇散文《六姨婆》,洋洋洒洒三千多字。吴老师收到初稿后,仔细阅读并提笔修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本来冗长的文章变得更贴近生活、精致耐读。

世上哪有那么多写作天才,只有多阅读、多揣摩、多实践,才能摸到一些门道。除了阅读散文、小说、人物传记,吴老师对我提出很多文学创作建议和期望:多阅读古典诗词,只有切实感受诗词的意境内涵,才能赏析品味,把握美的韵律,得到美的享受,才能激发文学灵感,提高语言文字驾驭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

想成为写作达人,首先要做阅读达人。应该使阅读成为我们每日坚持的好习惯。有幸认识了庄晓明、吴开岭两位老师,我对自己的创作之路更加充满信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