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青 “建国号”起义中的江都人
宣宝珍
1945年8月20日,汪伪空军教官周致和(蔡云翔)、少尉飞行员黄哲夫(于飞)、赵乃强(张华)、管序东(顾青)等六人,驾驶汪伪政府专机“建国号”,从扬州西郊空军机场飞向延安。在人民空军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被誉为驾机起义、投向光明的先行者。从此,八路军拥有了第一架飞机。
顾青原名管序东,1922年出生于仙女镇三荡村管家荡,父亲在扬州经营布店。幼年入私塾读书,于省立扬州中学高中毕业。1939年考入上海汪伪海军学校,1941年转考进常州汪伪中央航空学校,深得飞行教官周致和、何健生器重。1945年6月,管序东随航校从常州迁到扬州西郊“扬州航空训练处”。因饱受日伪奴役,深感汪伪及国民党政权腐朽,思想进步的管序东早有弃暗投明之心。
1945年6月底,经周致和提议,原汪伪航校飞行员黄哲夫与国民党空军八大队轰炸机飞行员秦传家秘密前往安徽郎溪,与新四军商定驾机起义事宜。
8月19日早晨,周致和奉命驾驶“建国号”专机从南京起飞,送汪伪湖北省政府主席叶蓬去武汉。当日下午,周致和改变航程直飞扬州,与何健生、黄哲夫紧急商议决定:“明天起义。”并通过苏浙军区向延安发报:“日内有机来延安,万勿误为敌机。”
收到苏浙军区来电,毛泽东为驾机起义亲拟电文。其中一份写道:“华中局:(一)飞机一架从扬州起飞今午飞抵延安;(二)延安机场可容二十架飞机。此外,太行之辽县城西及五台之灵邱城东二十公里各有一可用之机场。到时,有白十字信号联络。”
“建国号”飞抵扬州后,必须在扬州西郊机场加油保养,而扬州航空训练处少将主任白景丰(起义筹划者之一)正在南京开会。时间不等人,起义机会稍纵即逝。周致和立即找到家在扬州的少尉飞行员管序东,请其父亲到天宝银楼兑换金条、金戒指等物,暗中买通机场相关人员,给“建国号”飞机加满了油。
其时,管序东正筹备中秋节与王浦青订婚。得知次日飞往延安,他毅然决定追随周致和投奔光明,并给父亲和未婚妻留下书信和便条。在写给王浦青的便条中,管序东善言劝她“重新安排生活,切勿因此延误青春”。
8月20日,星期一,汪伪沿袭国民党惯例,举行“孙中山纪念周”活动。管序东和飞行教官蔡云翔、于飞、张华等六人,从扬州西郊机场驾驶“建国号”专机飞往延安。经过6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顺利抵达延安机场。军委航空组乾坤、王弼等前往迎接。
翌日,“建国号”起义人员给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写了一封致敬信。签名时,周致和、黄哲夫、赵乃强、管序东、黄文星、沈时槐依次写上新名字:蔡云翔、于飞、张华、顾青、田杰、陈明秋。
当晚,朱德、叶剑英、罗瑞卿、杨尚昆、胡耀邦等领导同志在八路军总部接见起义机组。叶剑英宣布将“建国号”以起义日命名为 “820”号飞机,隶属八路军总部。这架日本政府送给汪伪政权的“国府”专机迎来新生。
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乘“820”号飞机去重庆谈判,登机前在延安机场接见了机组人员。
到延安后,顾青进入抗大学习,参与创办人民空军第一所航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历任参谋处主任、学员飞行大队副大队长、机械室实习主任、飞行教员等职,为东北老航校建设和飞行员培训作出了贡献。
1947年7月,顾青执行飞行任务时,由于遭遇恶劣天气,加之飞机罗盘失灵,误飞到苏联境内,被诬为叛国投敌,判刑入狱。1969年刑满后,留引龙河农场就业,直至1982年退休。
1984年,顾青冤案得以平反昭雪,享受副专员级离休待遇。江苏省委统战部受中央统战部委托,为他颁发了起义证书,高度评价他为新中国空军建设作出的特别贡献。
令人欣慰的是,顾青和王浦青在相恋40年后终于结为连理。1985年10月,顾青任江苏省政协委员、文史专员,2004年5月病逝于南京,享年82岁。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