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都青年革命引领人陈世德
余清利
陈世德,又名陈新,苏州人,1905年出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因没有证据而释放,但始终对他不放心,将他从上海电报局调到江都仙女庙电报局,担任报务员。在此期间,陈世德在江都青年人中间撒下了革命的火种,引领他们走上革命道路。
刚到仙女庙不久,陈世德就结识了一批青年人,如许晓轩、俞应兰、俞应芝、黄凤翔、高寿人等。当时,许晓轩在震泰钱庄当学徒,俞应兰在仙女小学当教员,黄凤翔在电话局做话务员,高寿人则为医生,他们均为渴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新青年。当时,社会上一些进步书刊如《新青年》《群众》《观察》等,很难在仙女庙看到。从上海转来的陈世德将这些进步刊物秘密带来,组织青年人秘密阅读,后来还成立读书会。读书会不集中活动,大家各自阅读,看完后再秘密交换,交换地点一般在电报局。
伴随着读书活动的深入,受陈世德的影响,青年人对世界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便成立了世界语学会。世界语是波兰籍犹太人柴门霍夫1887年创立的国际辅助语,比较易懂易学。1923年,陈世德开始自学世界语,1929年在上海向巴金、胡愈之、张企程学习世界语,1931年同胡愈之、叶籁士、张企程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世界语者联盟,陈世德因此成为中国早期世界语运动最主要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之一。他将学习世界语的地点选择在仙女庙双桃会馆(又称湖南会馆),因为这个地方空间较大,且学员高寿人就住在这里,熟悉情况,便于开展活动。他们学习世界语所使用的教材,大多为手抄油印本,陈世德负责教授。
除了传授世界语基本知识,陈世德还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向青年人宣传革命思想和抗日救国主张。他向大家讲述苏联十月革命的故事,介绍社会主义制度,青年人学习的热情都非常高涨。可是好景不长,国民党反动派怀疑他们是革命分子,将陈世德和俞应兰逮捕,后经审讯,因无证据又予以释放,但世界语学会也被迫解散,青年学子纷纷外出,谋求新的出路。
由于陈世德的影响和教育,江都青年人的进步思想得到启蒙,革命信念和理想开始萌发,后来大多数人走上了革命道路,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许晓轩。许晓轩先在无锡走上革命道路,继而在重庆加入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后不幸被捕,但他“宁关不屈”,最终惨遭杀害。俞应芝改名俞未平,1937年在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后到革命圣地延安。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