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05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社会·民生
2017年05月09日

龙川随笔

该向“博士村” 学些什么

周志宏

湖南浏阳沙市镇北部的秧田村,有一面醒目的“博士墙”,上面挂着从村里考出去的博士生照片和简介,有北大、清华,更有哈佛。近30年来,村里1288户人家出了21位全日制博士、数百位硕士,让许多人羡慕。然而,仅仅是羡慕显然不够。在尊重科学、崇尚知识的当下,我们该向他们学些什么?

媒体报道说,秧田村成为“博士村”之“秘籍”,主要是因为他们传承了“力耕种、勤诵读”的好家风,弘扬了“正谊明道、潜心兴教”的乡贤文化,还有就是落实了“奖优生、聚优师”的激励政策。这些“秘籍”虽不是独门,却无疑值得学习借鉴。

“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不同的家庭,会有不一样的家风传承。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让后人耳濡目染,自我修炼,铭刻在心、代代受益。“博士村”“力耕种、勤诵读”好家风的传承,对我们不无裨益。

乡贤文化是地域精神文化标记,是凝聚在外贤士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文化纽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做好乡贤文化这篇文章,需要一批有奉献精神的乡贤。他们是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反哺乡村教育、助推家乡发展,引领着道德风尚、村风文明。“博士村”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农家子弟的不懈努力,也和乡贤的给力密不可分。乡贤们组织成立村教育基金会,对考取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村民家庭进行奖励并张榜表扬,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政策激励,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有效保障。有好政策,还要有落实政策的有效举措。“博士村”的出现,既需要乡村教师践行“爱的教育”,也需要让他们过上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秧田村“奖优生、聚优师”的激励政策正体现了这一点。教育工作是这样,其他各项工作何尝不是如此?

总而言之,无论是传承家风、弘扬乡贤文化,也无论是政策激励,抑或是其他工作,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抓好学习和落实。充分挖掘本地资源,采用科学和创新思维,拿出真本事,下真功夫,出实招,鼓实劲,干字当头,才是真正为群众谋福祉,才会把理想变为现实。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